做一个有执行力的人心得
执行力不管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至关重要。有执行力的人做事有效率、事半功倍,没有执行力的人甚至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几篇做一个有执行力的人心得,帮助大家发现自我,做一个有执行力的人
无目标,不管理。
那些能够超越同龄人的人,往往都有这样一个优点,他们除了有远见外,还特别肯吃苦,他们的勤奋和执行力往往能甩出同龄人几条街。
缺乏执行力,人就会焦虑、迷茫。执行力是改变人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
当员工哀叹老板一直没有给自己涨工资,现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发展时,我们付出了多少行动?
一个人在舒适的环境待久了,无论他多么想改变,如果他不去执行,最终都很难取得大的成就。
马云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说的就是一群人不去执行,只是空想,最终就只能是黄粱一梦。
所以,想要变得更好,首先,你要学会去执行。
写出文章最好的办法,不是搜集资料,而是马上在键盘上敲下第一个字。提升演讲能力,突破演讲恐惧,最好的办法是,先冲上台再说。等待、默默发力不是最好的准备,只有跨出第一步才叫执行。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曾经淡出人们视野的明星在某段时间后又重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人们慨叹他们在年华逝去后还能保持美好的容颜,匀称的身材,仿佛岁月这把杀猪刀已经将他们遗忘。
其实,岁月并没有饶过谁,只是他们出色的自律力和执行力,让他们能够坚持自我锻炼,将自己塑造成了人们期待的样子。
练就自己的执行力
如何才能练就自己的执行力呢?
最好的执行者从来都是自己主动去做,不是被动等待别人安排工作,自己才去做的人,而是能根据需求,主动去找事情做的人。
香港的“珠宝大王”郑裕彤出身贫寒,为了养家糊口,小学毕业后便到父亲的朋友周至元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
尽管做的是最底层的工作,但他丝毫不懈怠,每天都早早地赶到金铺,将金铺收拾打扫得干干净净。往往是等他收拾完了之后,大伙计们才姗姗来迟。
店里的伙计,大多只知道埋头做本分事,而郑裕彤,除了做好本分事外,还特别爱动脑筋,经常琢磨和研究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金铺的发展。
一天,老板让他到码头接一位亲戚。这时他看到有一位南洋侨商上了码头,并向人打听哪里可以兑换港币。
郑裕彤灵机一动,立即走上前去,说周大福金铺可以兑换,价格也最公道,并立即带路,将这位侨商带进了周大福,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码头接那位亲戚。
郑裕彤的这一做法,让周老板大为赞赏。
还有一次,伙计们开工好一会儿了,郑裕彤才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老板很生气,问他到哪里去了。
郑裕彤回答说,自己看别人家珠宝行做生意去了。
老板不禁有些好奇,于是问他看出了什么名堂没有。
“我看别家的生意,比我们店里做得精明,只要客人一踏进店门,店里老板、伙计总是笑脸相迎,有问必答;无论生意大小,一视同仁。
即使这回生意做不成,给人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下回他们自然还会光顾!”
“另外,店铺一定要开在做生意的旺地,门面装修也要讲究,特别是做珠宝生意,一定要显得十分气派。”
郑裕彤的回答让老板不禁对这个小伙计有些刮目相看,他没想到这些经商诀窍能够从这个小学徒的口中总结出来。
自那以后,老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还将女儿嫁给了他。
后来,他成为香港金行龙头老大“周大福”的掌门人。在郑裕彤的经营下,“周大福”已经成为了珠宝行和金铺的代名词。
假如郑裕彤面对那位兑换港元的南洋侨商,是这么想的:
“金铺又没多给我工钱,我主动去管什么闲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假如他不主动去琢磨怎么做生意,而是想:
“我一个小伙计,就算操这份心又有什么用?”
那么,结果又会怎样呢?
一流的.执行者,他首先会觉得那些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要主动地创造性地去解决;
他会觉得好机会是单位的机会,也是自己的机会。
无论这件事情与自己有没有直接关系,也无论自己的职位多么普通,他们都会当仁不让地去做。而机会,往往就会因此而产生。
一提起现在的职场,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恐怕是“战场”的画风吧:竞争激烈、争夺残酷、压力山大、朝不保夕……是的,现在这个时代,职场的确不是岁月静好,而是苦熬死撑。做员工的,总觉得收入微薄前途渺茫,当领导的,总觉得沧海横流内心惶恐。
没有人有绝对的安全感。
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堆“杀气腾腾”的新词汇进入公众视野,比如职场竞争力,比如核心竞争力,甚至于职场核心竞争力。反正不管怎么说,都离不开“竞争”两个字,似乎离开了竞争,职场就不是职场了。
没错,这就是职场的现状。
自从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之后,竞争就一直是职场的主角,即便是国企,也始终在鼓励和开展各种竞争。因为人们知道,没有竞争就没有淘汰,没有淘汰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活力,没有活力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希望。
竞争已是共识,那么竞争力就成了大众关注的特点话题,我们每天供在心里挂在嘴边的职场竞争力,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
我认为,所谓的职场竞争力,包含的方面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三种能力,健康力、学习力、执行力。如果把职场竞争力比喻成建造一间房屋,这三种能力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种能力:健康力。
这应该是最没有争议的,也是最基础的。物质决定意识,健康就是一切的本钱,这里所说的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当然,主要是指身体健康,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浮云,估计心理也不会太健康。
当孩子大学毕业远赴他乡走上工作岗位时,父母的叮嘱无非两句话。其一,好好工作;其二,照顾好身体。许久未见的朋友见面,一定会问的一句话就是“最近怎么样”,这既是在问你的工作情况,也是在问你的健康情况。
因为,所有的人都清楚,如果身体有病,职场一定不顺。
为了避免抬杠,先把一些特例排除掉。比如大家曾经学习的张海迪,现在关注的霍金,他们都是残疾,但是都创造了奇迹。对不起,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普通的职场,是大家每天上班下班挣钱养家的地方,带有普遍性,不适合用这些特例来证伪。身残志坚的人让人敬仰,让人佩服,让人崇拜,但没几个人想过残疾人的生活吧。
对于我们这些职场上的芸芸众生来说,不管你在什么公司什么岗位,是什么级别拿多少工资,健康问题永远是你首先就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推崇努力奋斗,但不应该推崇以健康为代价的努力奋斗,那样的奋斗得不偿失,没有意义。
每次看到年轻的职场人士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新闻,大家除了惋惜之外,难道内心就没有疑惑,就没有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问自己一句:为了工作把命都搭上了,值吗?
我觉得不值。不管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伟大还是渺小,不管他们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没有维护好自己的健康力,英年早逝,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挽回的失败。
健康力,是职场竞争力的“地基”。
第二种能力:学习力。
这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在传统社会的职场上,人们是不太推崇学习力的。武侠小说中,一个人拜入武当派门下,就不能也不该去学少林功夫,否则就是欺师灭祖,大逆不道。一个木匠学徒,老老实实跟着师傅学木匠手艺就好了,不要利用闲暇时间去学剃头手艺,否则就是不务正业,歪门邪道。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时代变了。
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现在职场上的人,只要不学习,马上就会落后。对于不同的岗位,人们归纳总结了各种各样的能力,但不管什么能力,最终的落脚点,一定在于学习。
所以有人说,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源泉,简称源能力。借用《星球大战》中原力的说法,也可以叫原能力。
不学习,光靠曾经的底子撑着,谁都避免不了“坐吃山空”的结局。打个简单的比方:你大学毕业找到工作,过去的知识积累就是老本,如果你不保持学习,就是“啃老本”,不管你的老本有多深多厚,总有啃完吃光的那一天,迟早而已。你中途跳槽换了单位,曾经的工作经验就是老本,如果不学习,同样会啃完吃光。
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要以为学习是年轻人的事,其实越是领导,越要学习。一个员工不学习,受影响只是他一个人,一个领导不学习,受影响的就是整个团队,甚至整个公司,你说谁的责任更重大,谁的要求更迫切。
至于学什么,怎么学,自己看着办。反正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只要不学习,你的职场竞争力就一定是江河日下,最终的命运就是被淘汰出局。
学习力,是职场竞争力的“承重墙”。
第三种能力:执行力。
执行力一直都很重要,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更是如此。
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教学生的时候,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其实就是在强调执行力,说了还不够,还要看行动才行。现在就更是如此了,想法好又多,不如出实活。职场上几乎所有的能力,都能用具体行动来体现,你说自己能力强,拿结果来证明,你说自己想法妙,拿事实来证明。
执行力对于员工而言,就是生命线。一个执行力不合格的员工,基本上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其他事情都可以商量,可以培养,比如能力不足可以培训,意愿不高可以辅导,唯独执行力不足,那就实在是无可救药了。领导拿来救你的方法,你执行不到位,怎么破。
执行力对于领导而言,同样关键。我认为一个团队或一个公司的执行力到底强不强,跟领导有直接关系。一个员工执行力不行,也许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但如果整个团队的执行力都不行,那就一定是领导的问题。如果领导自己的执行力都不合格,团队的执行力不可能合格。
执行力,是职场竞争力的“大梁”。
当然,职场竞争力绝不仅仅只是上面这三种能力。
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打牢了,承重墙砌稳了,大梁摆正了,这间房屋的主体结构就算差不多了。但是要想能住人,并且住得舒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你得盖上瓦装上门窗吧,不然刮风下雨怎么办,协作力。比如,你得添置家具吧,不然怎么住,统筹力。比如你得招待远亲近邻吧,不然谁愿帮你,沟通力……只不过,所有的这些动作,都是在房屋的主体结构完成之后,才会进行。
孰重孰轻,谁先谁后,一目了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