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幼儿园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家长们对自己的小孩在幼儿园的生活太过担心,就会有一肚子的问题要问老师,那幼师要怎么做好家长工作?一起看看幼儿园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1
幼儿情绪不稳定,不愿来幼儿园。(小班)
案例:晨间接待环节,孩子们陆续来园。今天已经是他们新学期入园的第7天了,但仍见一个个小班家长们抱着哭喊的孩子来幼儿园。孩子们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大多是:我不上幼儿园。
问题2
教室里哭声一片。(小班)
案例:开学初,我们时常会看到小班的教室里有的孩子在抹眼泪,有的孩子在哇哇大哭。从楼道经过也会听见教室里面哭声一片。送完孩子的家长们并不离开: 有的家长在窗外看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贴在教室的门上听,甚至有的家长在幼儿园旁边的建筑中用望远镜观看孩子是否还在哭泣。
问题3
幼儿看到新教师,不愿进入班级。(中班)
案例:每天早晨教师们都会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入园。今天轮到班里新来的教师上早班,家长带着孩子来到班级门口,孩子看到新老师,马上躲到家长身后,眼睛紧张地盯着新教师。这时原班教师来到门口,孩子看到后马上高高兴兴地进入班级。
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从幼儿角度分析
(1)小班幼儿入园前并没有接触过群体生活,突然与家人分离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众多陌生的人,会让幼儿没有安全感,因此,陌生是幼儿来园产生焦虑的重要因素。
(2)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反映出来的年龄段特点也是不同的。例如“幼儿尿裤子后不承认”的事件,反映出中班幼儿思维的发展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阶段,社会性发展也处于刚刚能够明了事情对错,但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太高的阶段。所以有时会出现,自己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为了达到“目的”,用“说谎”的方法来帮助解决。同时,中班幼儿会将自己想象的事情与现实发生的事情相混淆。
2、从家长角度分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行为往往起着重要的影响与示范作用。孩子入园常常是家长先产生焦虑,他们从其他家长那里得知很多孩子入园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于是当自己的孩子入园时期越发临近,孩子们从家长的语言和表情中读懂了有关幼儿园的信息,家长的焦虑也就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情绪。
3、从幼儿园角度分析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在新入职刚刚来到幼儿园时,心里也同样充满着压力和紧张,常常不敢在大会上发言,不敢与人交流,甚至午餐、开会时,尽力找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坐……这些都是因为环境、人群的陌生而造成的。他们入园的最大难度就是幼儿园的“三陌生”:环境陌生,教师、伙伴陌生和生活方式上的陌生。
幼儿园家长工作存在的的问题
1、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定位不明确
很多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只是喊在口上,写在纸上,很少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召开家长会往往只是作为幼儿园工作的点缀,组织不得力,目的不明确,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多大收效。
2、家长处于服从地位
开展家长工作仍以幼儿园为中心,家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教师只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而家长并不十分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在园的情况,因此很难做到与幼儿园主动配合。
3、教师处于权威地位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占权威地位,一厢情愿地要求家长应该怎样做,不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而有的教师则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迁就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一、家长工作重点总结
1、家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并为幼儿园的各类活动献计献策。
2、家长非常肯定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对保教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
3、家长活动形式丰富,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元旦活动等。
二、加强沟通,转变家长观念
我们在本学期里通过各项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帮助家长提高家园共育的基础上,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合作。家长半日公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了解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从家长反馈表可以看出,家长对我们的教学都非常满意,从心里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同时也促使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三、以家长开放日为契机,提高家长育儿水平。
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我园的全面工作情况及发展现状,了解幼儿学习、生活及成长情况,参与幼儿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园所的质量,增进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教师也可以通过开放日活动更好地了解家长。一方面,教师可观察家长在开放日的表现,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方式参与活动,以提高活动质量,实现活动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家长在开放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方式,推测其家庭教育方式,从而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充分发挥《家长园地联系栏》的窗口作用
《家长园地联系栏》是反映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本学期我班老师结合本班实际,在家长园地联系栏的栏目设置上推陈出新,成为家长接受幼儿教育信息的主渠道,开阔了家长的视野,丰富了家长的保教知识。经常看到家长驻足在那儿观看,使《家长园地联系栏》活了起来,产生了最佳的互动效应。
五、对个别幼儿情况,通过离园时、电话等多种途径交流
幼儿平时在家、在园的学习与活动情况,寻求家庭配合共同教育的最佳途径,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商讨教育方法。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双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让家长与老师互相了解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为了提高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们在园开设相应的课程,开设相应的活动。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