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意义,孩子能否在校园健康成长,老师跟家长保持良好有效地沟通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分享分享一篇关于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意义的相关内容。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事实上,幼儿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教师多得多,家长肯定比教师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等,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经验,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总会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和家长进行必要的经验交流,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并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我很重视与家长“聊天”,在聊天中我知道了很多孩子的喜好,在工作中还派到不小的用处呢!例如:嘉嘉不肯自己吃饭,我在家长那里了解到他喜欢喜洋洋,于是我就用喜洋洋来鼓励他,“嘉嘉你知道喜洋洋为什么聪明吗?就是他样样事情自己动脑、自己动手,你想和喜洋洋一样聪明吗?”“嘉嘉”用力点点头,马上他就大口大口的自己把饭吃掉啦!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意义2一、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重要性
1、有利于家园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家园共育”的本质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幼儿。只有老师和家长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老师对幼儿实施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同样家长也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帮助。
由于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导致家长在对待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各不相同,从而其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方法也就自然不同,甚至有些极端。有些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些家长则主张哄骗。此时,幼儿老师有责任通过不懈的沟通工作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家长观念转变了,那么家长的家教水平也提高了,自然而然地也会自觉配合幼儿老师的工作。
2、有利于老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幼教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老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不但帮助老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二、与家长沟通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形式
1、利用家长送孩子的时机,在走廊或幼儿园活动室沟通。这类沟通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且不需要回避他人。如,告诉家长孩子在某类幼儿园活动中表现突出,孩子的头发和指甲该剪了,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不爱喝白开水等等。这类沟通能有效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为进一步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2、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在幼儿园走廊一角或某个地方沟通。这类沟通一般需要回避他人,家长一般不大愿意让别人知道,幼儿也不愿意老师向家长“告状”,所以老师应单独与家长沟通,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告诉家长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损坏了教玩具,午睡时经常尿床等等。
3、 利用多种形式来与家长沟通 ,如:上门家访、家园联系手册、电话、班级主页、QQ等等形式。
三、针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沟通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家长分成几类,对不同的类型的家长采取了不同的沟通方式。
1、故意刁难型
这类家长大多经济条件比较好,有知识,有个性,对待这样的家长要热情、真诚、主动,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接近你,我班阿正小朋友的妈妈每次接孩子时很少进班,每次都在门口招呼一声就走,如果进来了,肯定是有问题,有一次送孩子时阿正的妈妈说:“老师,你们是不是用凉水给孩子吃药,阿正回到家说老师用凉水给我们吃药,药到水里化不开。我请她同我一起来到饮水间让她看看保温桶的水,我对她说:“我们每天都打新的开水。”他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噢,那他可能有点不爱吃这药吧,又在说谎骗人了!”自此家长渐渐地和老师的话多了,不再给老师挑毛病了,多了一些肯定和配合。
2、过分呵护型
东东的妈妈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里饿着、渴着,所以每天接孩子时总带着吃的和饮料,导致孩子不好好吃饭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与她妈妈交流,同时把幼儿园每天的食谱指给她看,再找杂志和有关资料,让她明白营养过剩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害处,渐渐地家长们明白了科学膳食的道理。同时通过我们的沟通,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教育上,幼儿园和家庭达到了与家长沟通的目的,但最重要的是用老师的真心、幼教经验、科学育儿的知识去换取家长的信任,这样家长工作中的难题就迎刃而解,家长工作就不难做了。
3、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老师应多向他们解释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其明白过高过急地要求孩子只会适得其反,使幼儿丧失信心、如,不少家长问"孩子念儿歌时总是手舞足蹈怎么办、"我们便对他们说:"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需要用动作来帮助自己理解儿歌的内容、"同时告诉家长,这还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平时给孩子讲故事也可采用这个方法来帮助孩子记忆。
4、对孩子期望较低,任其发展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老师应客观的评价孩子,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比较,使家长全面的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从而对孩子提出合适的要求。除常规沟通外,老师还可邀请家长参与开放日幼儿园活动,让家长直观的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态度,改变原有教育观念。
5、对孩子莫不关心,寄希望于老师的家长。
与这类家长沟通时,应向他们宣传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白言传身教对孩子具有重要影响,从而主动承担教育责任。一方面给他们提建议,告诉他们除了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外,不能忽视孩子的精神营养。另一方面,争取与家长建立友谊,真诚的请他们支持幼儿园教育,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四、因事而异的沟通策略
1.以交流孩子情况为主的沟通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老师最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其次,要借助具体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现。这样会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状况,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笼统地“很好,很聪明”,会让家长感觉到老师 ……此处隐藏1191个字……认自己工作失误并表示深深的歉意,接着全面介绍孩子的情况,使家长感到他的孩子是受老师和小朋友关爱的,发生这次事件纯属偶然。然后,这位老师保证今后将尽力避免发生类似事情,还表示接受建议,希望家长今后对自己的工作多提意见。这位父亲面对态度诚恳的老师,很快化解了心中的怨气,谅解了老师。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老师能认真分析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就会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错了,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
要始终尊重家长。如果家长的嗓门越大,自己讲话的声调就要越轻,速度要越慢。
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这是如何发生的?”“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以后再谈。
一些老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所以,老师应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查查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
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例:当沟通无效时
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冷静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然后尝试采用迂回的沟通策略。一位老师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班里一位孩子可能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在和家长沟通希望其引起注意的过程中,家长却认为孩子没有问题也不可能有问题,甚至认为老师对孩子有偏见。对此,这位老师既没有生硬地和家长继续交谈,也没有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放弃教育责任,而是改变了沟通策略。老师首先把有关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文章送给家长阅读,然后主动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幼儿园活动。经过多次观察,家长渐渐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幼儿相比,确实存在差异,便主动找老师沟通。在老师的建议下,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使孩子得到了及时矫治。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论多难沟通的家长,只要辅以灵活巧妙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确实是为孩子着想的,就能使沟通获得成功。
绕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主动和孩子家庭中较开明的家长进行沟通。
在各种建议都无效时,可以说“您想怎么办”或“您有什么要求”等,让家长直接面对问题。
总之,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老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那么磨擦就会少一点儿,关系就会比较融洽些,家长工作会更有成效一些。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意义31、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有多重要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我深有体会。 比如:在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位家长,在我刚来弘德接这个班的时候,这位家长似乎就对我有些看法,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管我对他的孩子怎样!她都不满意。而且她还不和我沟通,电话接二连三的直接打到校长那,那么校长就会找我谈话,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不尊重,也会使我和这位家长以及这个孩子之间会产生更多地矛盾或者误会。庆幸的是这件事终于在校长的调解下化解了,我和这位家长说明了直接和我沟通比和校长沟通更合适的重要性,而这位家长也知道了以前的做法是很不妥的,最后我们达成一致要互相沟通才会使孩子在各个方面表现的更好,学习更有进步!
2、教师与家人沟通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与家长沟通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了解孩子,另一个就是告知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 了解孩子一般是从以下方面了解: 1、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是否与学校表象相同,若不同需要发现孩子自身的问题。 2、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孩子学习一个是学校,一个是家里,学校学了东西,巩固需要孩子在家里做作业。 3、了解孩子的性格,班里老师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了解到,只能从家长这里了解孩子的性格,方便引导孩子学习,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告知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孩子学习情况,最近学习成绩怎么样,跟往常相比是否有波动,以及波动造成的原因,需要家长协助的情况。 2、孩子上课的表现,让家长更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如需改正,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引导。 3、孩子在学校新出现的问题。 4、孩子最近的一些表现,孩子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优点家长要鼓励,缺点需要家长在家的督促,双方对症下药。 其实最终的目的就是一个,就是学习,在家里学校的表现,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引导鼓舞孩子提升学习成绩。
3、柏成教育网告诉你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其实教育的效果与途径不仅取决于学校,从某种角度来说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通过大多教师的工作经历证明:没有家长的支持,学生的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然而,现在家长经济意识比较强,只顾赚钱,对孩子的管教也是只注重养,不注重教,娇惯溺爱或者简单粗暴。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也大量存在:教师教育孩子心中要有他人、懂得谦让,而家长则要求孩子,如果别人打你,你也别客气,打不赢我们帮你;教师教育学生讲卫生懂礼貌,而家长怕孩子累着。很多事实证明这样的教育与学校不一致,只会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两败俱伤。教师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只有积极主动地担负起教育家长、指导家长如何从实质上关心孩子,有效沟通才能不断地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走出误区,和家长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这就必须与家长好好沟通的重要性。
4、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意义
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事实上,幼儿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教师多得多,家长肯定比教师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等,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经验,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总会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和家长进行必要的经验交流,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并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方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