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高速”京广空中大通道正式启用
“空中高速”京广空中大通道正式启用,这次京广大通道建设其空域优化调整是民航空中大通道建设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协调难度最大、准备时间最长的一次。“空中高速”京广空中大通道正式启用。
2022年5月19日0时,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方案正式启用。此前,为助力北京大兴机场顺利开航,湖北地区的航线、航班走向进行过一次大调整,打通了京广大通道北段航路。而此次调整是为了彻底打通京广大通道全线,实现真正的畅通无阻。
湖北作为京广航路的中间站,连接华中、华南地区和华北、东北地区的枢纽站,迎来了民航空中大通道建设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协调难度最大、准备时间最长的一次空域结构巨大调整。这是民航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重要一步,也是适应“十四五”及未来空中交通流量增长的关键举措。
京广航路流量大容易“堵”
航空通道之于飞机正如高速公路之于汽车一样,十分重要。京广大通道是民航规划建设的全国干线航路网南北交通大动脉,连接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地区两大世界级机场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促进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如果路口多、汇入车流量大,空中航路如同高速公路一样,也容易发生拥堵。京广大通道沿线历来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空中航路网结构复杂、航班流量大、运行限制多、拥堵节点多,经常出现京广航路南段单线运行、交叉航线设置制约容量、大湾区北侧进场急需分流等因素造成的“南段拥堵”现状。
并且京广航路作为国内航路主干道之一,对于航班运行压力和管制指挥工作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扩容改造。
拓宽道面出行畅通高效
空域结构调整意味着对空中通道的航路航线进行再次规划和调整,使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更加安全、顺畅、高效。
此次空域结构调整后,京广大通道将形成“两上两下,单向循环”的运行模式,可有效解决京广航路以及湖北省空域内的拥堵状况,优化空域结构,缓解一线运行压力,节能减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航班运行效率,对推动湖北民航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此前,京广大通道北段空域调整后,华北地区南下航班会在湖北上空汇聚,拥堵情况依然存在。现在将彻底打通京广大通道,“打通断头路、延伸平行线”,在原本双向“单车道”的基础上,拓宽“道面”,形成平行的双向“双车道”。彻底解决航路结构原因造成的拥堵现象。
京广大通道全线贯通不仅意味着武汉天河机场进离场航线实现完全分离,也代表着湖北区域南北向飞越航班再也没有“交集”,减少了飞机的相对飞行冲突,空中“高速公路”就此诞生。同时也确保了航班运行更加安全和顺畅,减轻了管制员的工作负荷。
据了解,此次空域结构调整后,湖北范围内从武汉、宜昌、襄阳起降的航班航路走向将发生巨大改变,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前往华中、华南等地区的航班在湖北区域内将全部改走新航路,襄阳、南阳起飞前往广州的航班相比以往航程将缩短约90公里。
此次调整新辟19条航路
本次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新辟了19条航路航线,新增航线里程达2313公里,并在整个调整中新辟了43个航路报告点,具有范围广、变化大、内容多的特点,在加速空中流量的同时,也给管制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据介绍,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民航湖北空管分局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准备和协调工作,开展多轮京广大通道专题研讨会和专项培训工作,从组织领导、风险评估、人员培训、运行保障等方面开展专项检查。通过多轮次、高频率、大密度的专项理论和模拟机培训与考核,强化一线人员业务能力;
对现行、新辟及调整航线涉及的班机航线走向、航路点、航线代号和机场进离场航线进行全面梳理,确保一线运行人员熟练掌握相关内容与关键点。在此期间,分局各部门紧密沟通协调、互通有无、收集相关数据,认真梳理和识别此空域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发布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深入开展“问题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并做好特殊情况处置预案。
万全准备,只为保障乘客出行的绝对安全。
连接我国南北方的民用航空通道京广大通道从5月19日正式运行。至此,规划途经我省的两条民航大通道——京广大通道、沪蓉大通道已全部建成。这标志着我省空中通道形成“十”字型立交。
这次京广大通道建设其空域优化调整是民航空中大通道建设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协调难度最大、准备时间最长的一次。民航湖北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副主任杨鹏介绍,此次调整将进一步扩大湖北空域容量,武汉天河机场、宜昌三峡机场、襄阳刘集机场、荆州沙市机场的飞行程序将改变。
与地面上的公路一样,天上同样存在天路,也就是航路。在民用航空领域,飞机只能根据既有划定的航路飞行。因此,航路资源的多与少直接决定了当地的航班容量。
京广大通道全长2000多公里,沿线涉及7省2市,其中湖北段全长400公里。此前,京广大通道北段已经在2019年贯通,而南段涉及湖北、湖南、广东三省,南段存在单线运行、交叉航线设置制约容量、大湾区北侧进场急需分流等因素造成的`“南段拥堵”现状,调整难度大。
在中央空管委、中国民航局整体谋划下,沿线各空管局全面参与了此次航路建设。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成立20多人组成的专班,全力参与大通道建设,参与的服务保障人员超过300人,为湖北空域的调整作出了贡献。
调整后,京广大通道空域将形成“两上两下,单向循环”的运行模式,可有效解决京广航路以及我省空域的拥堵状况,优化空域结构,释放可用资源,促进节能减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航班运行效率。
当前,我省正在打造以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为核心的客货双枢纽建设,进一步巩固湖北的区位交通优势,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此次京广大通道湖北区域顺利完成,为鄂州花湖机场通航奠定了有利条件。
据了解,京广大通道是全国建成的第七条民航大通道。此前,京昆、广兰、沪哈、中韩、湖兰、沪蓉等6条民航大通道相继建成。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民航大通道还包括沪昆大通道。沪广、京沪大通道建设有待开展。
2022年5月19日零时,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方案(南段方案)正式启用,标志着连接我国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南北空中交通大动脉将由原先“单上单下”的双车道变为“双上双下”的四车道,进一步提升运行安全和飞行效率。
据了解,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是民航空中大通道建设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军民航协调最充分、准备时间最长的一次。从规划到最后实施历时8年时间。方案涉及京广沿线7个省区(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2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以及香港、澳门特区,影响145个机场,占全国运输机场总数的57.1%。其中,千万级机场8个。
5月19日启用的京广大通道南段方案主体由两组4条航线组成,主要是将湖北区域以南的原京广航路(A461)进行“平行单向化改造”,同时打通京广分流航线(W45)至粤港澳大湾区的衔接部分,再结合西侧W102航线,实现“两上两下,单向循环”的大通道格局,有效串联起北京两场、天津、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重要区域性枢纽机场。
据统计,京广大通道南段方案共新辟及调整19条航路航线,新增航线里程2313公里,调整优化13个机场相关进离场飞行程序,调整班机航线走向约5000条。经评估,运行安全方面,每日将减少京广大通道沿线航路航线交叉汇聚冲突调配次数约572次。
节能减排方面,北京首都至港、深、珠、澳的航班单程可节省约125公里,全年可节省约318万公里里程,节省燃油约1.7万吨,减少碳排放约5.4万吨。飞行流量方面,京广大通道空域方案实施后可降低京广沿线主要拥堵航路点飞行流量,最高可降为实施前的67.1%,将大幅缓解航路拥堵情况,有效提升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间航路通行能力。
自2013年底京昆大通道开通以来,我国民航已相继顺利开通6条空中骨干大通道,民航日均航班量也由2013年的10360架次增长到2019年的16388架次,有力支撑了全国58.2%的航班量增量,为我国民航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空域保障。
此次实施的京广大通道是“10+3”条空中骨干大通道规划建设中的第7条大通道。方案通过优化调整京广主干航线和沿线枢纽机场空域,提升整体运行效率,经测算,预计可为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及沿线地区航班提升近40%的空域容量,对推进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沿线地区经济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据统计,京广A461航路拥有日均1000架次左右的繁忙航路点6个,日均超过600架次的繁忙航段10个,是世界最繁忙航路之一。理顺京广航路航线,对于解决全国性的空域拥堵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战略意义,也将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据了解,京广大通道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2年起,民航局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和旅客需求,对我国航线航路网络制定了建设“整体大循环,局部微循环、各单元协同”的目标,并按照 “东部扩展、西部延伸、南部分流、北部拉直、中部疏通”的空域革新思路,全面推进全国民航干线航路网络规划设计,以单向循环设计理念推进航路大通道建设工作,规划了“10+3”空中骨干大通道建设。
截至目前,京昆、广兰、沪兰、沪哈、沪蓉、中韩、京广7条空中大通道相继开通,标志着我国已逐步构建起全国民航航路航线网络基本构架。中国民航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出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设规模领先、覆盖广泛、通达通畅、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国际航空运输通道体系和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以期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国内城市高效畅通、偏远地区有效连通、国内国际互联互通,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文档为doc格式